首页 > 信息详情
《地方红色资源筛选及其育人因素的研究》
子课题二组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红色基因”是一种革命精神的传承和崇高的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因此,我校提出了构建以红色基因为内涵的校本课程,建立红色基因传承的新模式,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文化自信探索出一条可行路径,来培养学生成长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贡献智慧力量。
我校将对学校及其周边地方红色基因资源进行充分的挖掘与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筛选出适合小学德育内容的资源,整理出红色基因资源的育人体系,建立红色基因资源素材库,为校本课程建设提供素材。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更能够使红色基因融入新时代小学生的血液和灵魂,对学生接下来的成长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这种背景下,我校对“地方红色资源筛选及其育人因素的研究”就有了现实依据和立足点。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地方红色资源筛选 是指对学校及其周边所有的党在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长期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历史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革命精神、道德和厚重的历史文化财富进行资源的筛选。这些资源包括革命史料与文物、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以及烈士陵园等实体性的革命遗迹,具有鲜明的精神导向与思想陶冶作用,是中国革命、建设实践的产物,是地方特色文化和革命精神的有机结合,是革命先辈留给我们的极其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2.育人因素 是指资源中能够对受教育者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多方面的教育、培养的因素。
3.地方红色资源筛选及其育人因素的研究 是指在通过对地方资源中红色基因的挖掘与分类研究,从中筛选出对受教育者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多方面的教育、培养的因素。这样使学生能从小系统地感受到崇高的思想境界和革命情操,从而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成为一个政治合格的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
三、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1.国外研究现状
由于社会制度的不同和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红色”一词所表达的内涵也不同。从政治角度来讲,在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人们常用红色来象征国家、革命等具有积极意义的词,如:“红军”、“红旗”等;而在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红色”就是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代名词。国外针对红色基因的传承都融于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等内容,体现在教育中的方方面面。
2.国内研究现状
红色文化作为一种教育资源,近年来被许多学校广泛采用,开展德育教育。如何利用以爱国爱民、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等精神为基本内容的红色资源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培养他们爱国主义精神,是社会经济发展赋予学校的一个时代课题。要深刻认识德育课程的重要性、着力提炼红色资源的教育内涵、大力营造校园红色文化氛围、全面建设地方性红色教学资源,充分发挥地方红色资源在学校学生德育教育中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价值。
针对地方红色资源的筛选及其育人因素的研究,艾霞,吕青在《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中初步探析如何利用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不断加强当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1] 刘祚玉的《运用地方红色资源提升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对地方红色资源的意义进行论述,同时对地方红色资源在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最后探讨了利用地方红色资源提升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途径[2];占毅的《高校红色教育教学资源整合探究》,重点研究红色教育资源的整合及深度开发,该文指出,军训、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园网、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等教学资源必须进行有效整合,才能增强红色教育教学的实效性[3];李振东在《“主流色”当仁不让---红色教育,创新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契机》中提出要充分认识红色教育的重要作用,做好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褪色”的保障。[4]这些研究从不同对象、不同的角度探索了地方红色资源的筛选及其育人因素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3.课题的研究价值
本课题希望从地方红色资源中筛选出适合教育小学生的育人因素,建立红色基因资源库,为校本课程建设提供素材。实现红色基因的代代相传,弘扬民族精神。以理服人,使得红色基因富有生命力。传承红色基因,以红色基因中的育人因素为立足点,树立榜样,传递能量,利用历史上和当代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高尚品德教育来感染小学生,培养小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1.研究目标:
搜集并整理地方红色资源,对其进行挖掘和分类研究,筛选出适合育人的因素,整理出红色基因资源的育人体系。
建立与小学教学相匹配的红色基因课程资源库。
创新提出德育活动的新思路、新举措,建立可以借鉴、推广的红色基因教育新模式。
2.研究的主要内容:
对学校及其周边地方红色基因资源进行充分的挖掘与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筛选出适合小学德育内容的资源。
整理出红色基因资源的育人体系。
建立红色基因资源素材库,为校本课程建设提供素材。
五、课题的研究思路、过程与方法
1.研究思路
本课题研究有目的、有计划、有依据、有追求。严格按照“调查筛选——课题论证——制订方案——实践研究——交流总结——形成成果——申请结题”的程序进行。
首先,我们会先对学校及其周边地方红色基因资源进行充分的挖掘与调查研究。其次,再在这些资源中筛选地方红色资源中的育人因素。接着,筛选出适合小学德育内容的资源,整理出红色基因资源的育人体系。最后,建立红色基因资源素材库,为校本课程建设提供素材。
2.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研究准备阶段(2018年9月——2019年9月)
做好子课题的选题、申报及论证工作;
制定子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完善研究目标、内容、流程及相关工作。
第二阶段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阶段(2019年10月——2023年1月)
组织子课题组成员搜集地方红色资源资料;
根据子课题目标和具体内容组织实施课题研究;
对已开展的课程活动及时进行评价,收集和整理过程中的课题研究材料,边反思边实践。
第三阶段研究总结阶段(2023年2月——2023年12月)
整理分析过程性研究资料,做好结题工作。
评选优秀研究成果,汇编优秀报告和论文,请专家、领导鉴定和评议。
充实和完善研究成果,并将经验成果进行推广。
3.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报刊书籍和网络搜集,整理有关德育活动、课程评价等方面的理论及实践经验,加以认真学习总结,结合本土实际,确定了研究课题,并形成研究方案。在实验过程中,进一步注意文献资料的积累、总结,坚持以先进的理念指导实践,以创造性的实践丰富理论内涵。
调查研究法。实施前期对学校及其周边地方红色基因资源进行调查与研究;子课题中期进行中期评测,了解本课题开展实施的实验效果和中期达成情况等;在结题前进行终期评测,研究并筛选出地方红色基因资源中的育人因素,建立红色基因资源素材库,为校本课程建设提供素材。具体实施的效果,及课题实验的最终成果,主要采用谈话、问卷、检测等形式进行。
行动研究法。在子课题实施阶段采取的主要研究方法,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体现一个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研究过程,遵照“计划—行动—反馈—反思—调整—再行动”的研究步骤和要求,提高研究的实效。
经验总结法。定期召开课题组例会,开展交流、研讨等活动且行且思、且思且做,用经验指导实验,用实验丰富经验,使得本课题能更科学、高效地开展与实施,最终形成本课题的经验成果。
六、课题的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1.主要观点:
对地方资源中的红色基因进行充分挖掘、分类。
筛选出适合育人的因素,建立与小学教育相匹配的红色基因课程资源库,整理出红色基因资源的育人体系。
发挥当地红色文化对小学生的影响作用。
2.可能的创新之处:
本课题面向全校小学生开展红色基因课程评价研究,在整个活动中注重序列化、系统化和科学化,帮助春晖小学的学生从小养成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让政治素养成为小学生核心素养中的核心。
实现学校校本课程资源的创新,为校本课程提供了红色资源。
实现地方红色资源最大化的利用,使得地方红色文化代代相传。
七、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成果名称 | 成果形式 | 完成时间 |
研究方案,课题研究报告 | 报告 | 2019年2月 |
对学校及其周边地方红色基因资源进行充分的挖掘与调查研究 | 调查分析报告 | 2020年6月 |
筛选地方红色资源中的育人因素 | 案例分析、调查报告等 | 2020年6月 |
课题中期研究报告 | 报告 | 2022年9月 |
筛选出适合小学德育内容的资源,整理出红色基因资源的育人体系 | 报告 | 2023年9月 |
建立红色基因资源素材库,为校本课程建设提供素材 | 研究报告 | 2023年10月 |
结题报告 | 研究报告 | 2023年12月 |
八、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1.研究能力和研究成果
①子课题组成员
序号 | 姓名 | 职称 | 学历 | 在子课题中的分工 |
1 | 王梦婷 | 二级教师 | 本科 | 组长 |
2 | 赵小娜 | 二级教师 | 本科 | 组员 |
3 | 陈雪梅 | 二级教师 | 本科 | 组员 |
4 | 牛趁红 | 二级教师 | 本科 | 组员 |
5 | 俞丹妮 | 二级教师 | 本科 | 组员 |
6 | 俞晶晶 | 二级教师 | 本科 | 组员 |
7 | 吴煜希 | 二级教师 | 本科 | 组员 |
本课题组成员均为学校各学科骨干教师,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及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均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过论文。
2.研究基础
学校提供教育教学研究方面的资料;
开辟网络阅读和社会调查,收集课程评价资源,并进行有效筛选;
设置教师、小学生、家长三类问卷调查,为实验提供最基础信息。
3.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
组织到位
设立“子课题组——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网络,由参与教师分项研究。子课题组成员实行层层负责制,子课题负责人参与并指导课题研究,随时了解研究进展及困惑,在课题研究推进过程中总结、完善、实践。
研究资料的获得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通过网络研讨教研活动内容,交流实验情况;通过微博、微信、QQ等平台建立资源库,实现网络资源共享。
经费到位
学校高度重视教育科研工作,对课题研究活动所需经费给予优先保障;每学期课题经费不少于1万元,保证课题研究的活动开展、专家讲座、教师培训、研究资料的购置等方面经费。
时间到位
明确研究阶段目标,制定健全的研究制度和管理办法。学校间周举行课题实验老师培训学习,利用周三放学后的时间进行专题研讨。开展教师听、评课活动,加强交流。强化参研人员成果总结意识和成果推广意识,对过程性研究成果认真进行总结、提炼。
4.分工一览表
研究内容 | 负责人 |
对学校及其周边地方红色基因资源进行充分的挖掘与调查研究 | 赵小娜 俞晶晶 吴煜希 |
筛选出适合小学德育内容的资源 | 陈雪梅 牛趁红 |
整理出红色基因资源的育人体系 | 俞丹妮 |
建立红色基因资源素材库,为校本课程建设提供素材 | 王梦婷 |
参考文献:
[1] 艾霞,吕青.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M].神州,2012:26.
[2]刘祚玉.运用地方红色资源提升大学生核心价值观[M].人民论坛,015:A12.
[3]占毅.高校红色教育教学资源整合探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1,07:55.
[4] 李振东.“主流色”当仁不让---红色教育,创新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契机[J].改革与开放,2010,(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