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详情
《基于地方资源利用的小学红色基因课程建设研究》自编课文
抗日根据地:歇马桥村
1.抗日战争时期的歇马桥村
1937年7月7日夜,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附近,以军事演习为名,突然向当地中国驻军第29军发动进攻,第29军奋起抵抗。中国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从此开始。8月13日,日军又进攻上海,同样遭到中国守军的顽强抵抗。至此,中国结束了对日本侵略者步步退让的不正常状况,开始了有组织的全面抗战。1940年10月到1941年5月之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淞沪游击纵队(亦称江南抗日义勇军青昆支队、江抗第三支队、昆山部队、青浦部队等)在歌马桥村建立了敌后抗日根据地。
为了加强根据地的政权建设,1940年11月,中国共产党昆山县委在歇马桥建立了区委,任命陆慕禹(罗澄宇)为区委书记。同月,成立歇马桥区抗日民主政府,成了新四军东路军政委员会领导下的淞沪中心县委歇马桥区政府的所在地。新四军江抗部队以歇马桥为根据地,东至青浦赵屯桥的华泾、万泾村,南至大市、尚明甸、淀山湖,西至陆家桥、陶家桥、吴家桥,方圆十多里的范围内组织地方性抗日自卫队,实行区村联防,抵御日伪侵扰,开展打击匪顽、锄奸等活动,先后处决了多名民愤极大的伪保长和敌特分子。
1940年10月下句,驻扎在歇马桥镇附近的淞沪纵队,在政委吕炳奎指挥下,在庙溇村北侧的横塘村,击退200多名日伪的围攻,打死打伤日伪军多名,缴获长短枪30余支和一批弹药等军需物资鼓舞了民众抗日斗志;周达明率部袭击茜墩镇(即千灯镇)的敌伪警备队,振奋了抗日军民士气。1940年冬至1941年春,新四军游击队和区属自卫队多次组织开展减租减息,保护农民利益。期间,由顾德欢和吕炳奎率领的部队,在歇马桥国民小学操场召开群众大会,吕炳奎向各阶层群众宣传党的抗日主张,扩大政治影响。歌马桥区委委员,专事民运、随军做宣传工作的骆风同志,深入歇马桥镇商店、酒家,动员青年农民、店员参军。镇上周文浩、曹斌洪等一批热血青年,参加了新四军和抗日地方武装。
歇马桥村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村名源于南宋韩世忠抗金时期。清光绪年间,歇马桥成为昆山境内的一个重要集市小镇。2012年歌马桥被列为昆山市120多个保留村庄之一。重要的历史遗迹有节孝坊、城隍庙、姜家弄、夏易义宅第、陈建兴宅第、顾志刚宅第等,还有歇马桥、众善桥、定胜桥、光裕桥等古桥。众多的文化遗迹为当今发展乡村旅游、振兴乡村经济定了基础。
2.改革开放后的歇马桥村
歇马桥村东依上海青浦白鹤镇,2003年底随石浦镇并入千灯镇。2011年以来,歇马桥村委会结合古村保护综合治理,先后投入巨额资金进行新农村建设。其中2011年投入1500万元,2014年投入650万元,2015年投人450万元。在综合整治中,为了美化环境,对老街已经坍塌的明清建筑进行重建,对三座古桥予以修复,建设古村牌楼,完成两岸雕塑小品实行农居房翻建,改造完善各项基础设施。为了发展乡村特色旅游,先后建设了韩世忠广场及纪念馆、新四军抗目史迹纪念馆周达明烈士纪念馆和两栋民宿。另外,在村庄附近还种植了80亩的橘子园。村中存有古色古香的明清和民国时期建筑,特色田园乡村也正在进一步规划建设之中。
2017年,全村占地面积3.62平方千米,共有26个村民小组468户、1721人,其中80岁以上老人129人、百岁老人1人。近年来,歇马桥村经济社会发展迅速。村内有幼儿园、图书室、文艺队、门球场、医疗卫生服务站,每逢节日对年满60周岁以上老人发放慰问金。村级经济通过“三大合作组织”,建造标准厂房出租等途径获得新的发展。2018年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870万元,其中可支配收入56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1800元比上年增长8%,其中来自二、三产业收入占90%多。2012年被评为“昆山历史文化美丽乡村”,2014年荣获“中国传统村落称号,2016年被评为“中国美丽宜居乡村”,2018年被列为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试点。